在1425年,明仁宗朱高炽突发重病,生命垂危的他躺在床榻上最大线上配资,依旧愤愤不平地对大臣们抱怨:“李时勉在朝堂上侮辱我!”这句话,揭示了他对李时勉深深的不满。当天晚上,朱高炽便去世了。
他的儿子朱瞻基继位后,得知这一消息,怒不可遏,立刻决定要斩杀李时勉。就在危机时刻,李时勉口中吐出的一番话,不仅熄灭了朱瞻基的怒火,反而使他心生喜悦,最终将李时勉的官职恢复了原职。
那么,李时勉到底是谁?为何会让朱高炽愤怒至此?他到底说了什么,竟能让愤怒的朱瞻基转变为宽容与信任?今天,我们将一同回顾这位历经风雨、屡次入狱,但始终能安然度过的老臣,李时勉。
展开剩余87%李时勉,本名李懋,“时勉”为他的字。古代一些人以字为人熟知,例如名声赫赫的唐伯虎,真实名字是唐寅,而“伯虎”是他的字。李时勉也属于这种情况。李时勉的出生,正值大明王朝刚刚建立6年,按现在的说法,他和同龄人是大明王朝的未来,承载着国家的希望。
在那个时代,科举是平民出仕的主要途径,李时勉从五岁起就开始学习。他非常刻苦,甚至冬天时,用被子包住双脚再放进桶里,以继续夜以继日地读书。
直到朱棣登基后第二年,李时勉经过20多年寒窗苦读,终于考中进士,开始了自己的官场生涯。李时勉个性刚毅、正直,甚至有些倔强,抱着“以天下为己任”的理想,这也让他的仕途充满波折。
1421年,对于大明王朝而言,注定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年份。朱棣执意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,尽管众多大臣反对。然而,没过多久,刚刚竣工的三大殿便突遭大火焚毁。三大殿是紫禁城最重要的建筑,而在那个“天人感应”的时代,这样的灾祸让百姓心生恐慌,认为这是上天的警告。甚至连朱棣也开始心生动摇,要求大臣上奏,表明他可能因过错激怒了天命。
李时勉立刻上书,提出15条意见,其中有两条特别触及了朱棣的敏感神经。第一条是强烈反对继续营建北京城,因为当时北京的建设给百姓带来了沉重负担。第二条则是李时勉指出,不应让外国进贡的使节随意进入皇宫,这显然与朱棣的“万国来朝”理想相冲突。朱棣看后大怒,随手将奏章扔到地上,但又发现其余意见切中要害,于是勉强接受了大部分建议,尽管这两条意见他始终无法容忍。
不久之后,李时勉便被诬陷入狱,关押了一年多。历史未曾明确指出李时勉入狱的原因,但他的入狱时间与反对迁都的言论高度重合,极有可能是朱棣以此为借口打压他。幸得“三杨”之一的杨荣保荐,李时勉才重新被恢复职务。
朱棣去世后,朱高炽继位。朱高炽上任之初,便宣称要广开言路,鼓励大臣直言进谏。李时勉深信不疑,将自己认为的国家问题详细写入奏章。然而,直言过于锋利,刺痛了朱高炽的自尊,导致皇帝大发雷霆,召李时勉进宫质问,甚至派武士用金瓜打他。李时勉坚不低头,结果被打断三根肋骨,差点命丧宫中。
朱高炽心中愤怒不已,将李时勉降职至交趾道御史,并命他每天审理一宗案件,提交报告。然而,李时勉始终坚持上奏,不改其直言风格。三天后,朱高炽忍无可忍,将李时勉投入锦衣卫监狱。虽然李时勉因伤重而命悬一线,但因一个曾受他恩惠的锦衣卫千户的暗中照料,李时勉得以存活。
就在这时,朱高炽病重,最终在临终时仍心存不满,对身边的大臣愤愤不平地说道:“李时勉在朝堂上侮辱我!”这番话说完不久,朱高炽便去世。
朱高炽去世后,朱瞻基继位。刚刚即位的他,由于忙于应对朝廷内外的纷争,未能立即处理李时勉的事。然而,一年后,李时勉因“侮辱先帝”一事被送上审问台。朱瞻基勃然大怒,决定立即斩首。然而,命运弄人,李时勉差点错过了被斩首的命运。两拨使者一东一西,错身而过,李时勉终于被带到朱瞻基面前。
当李时勉跪下时,他没有急于解释,只是简简单单地说了两句话,便让朱瞻基的脸色瞬间发生了变化。李时勉指出:“臣言谅暗中不宜近妃嫔,皇太子不宜远左右。”朱高炽刚刚丧父,身为孝子,他不应过早亲近后宫,而朱高炽身体肥胖,又极易受欲望侵蚀,这样的行为对他健康无益。此外,李时勉还指出,朱高炽将朱瞻基送至南京,分离父子,不利于皇权的稳定。李时勉这番话不仅道出了大臣们无法言明的真相,也使得朱瞻基的痛点被一针见血地揭开。
朱瞻基听后,心生感激,立即恢复了李时勉的官职。短短片刻,李时勉的命运就此翻转。
随后的日子里,李时勉几次因直言进谏而入狱,但每次都因身边贵人相助而获释。他不仅在官场中深得人心,也因其正直与刚烈的个性,获得了不少人的尊敬和支持。
年届73时,李时勉请求退休,朱祁镇也终于同意。他踏上归途时,几千人送行,场面极为盛大。然而,就在他准备安享晚年的时候,瓦剌大军入侵,明英宗亲征土木堡战败被俘。李时勉虽已远离政坛,但他依旧心系国家,派孙子李骥上书请求恢复大明边疆,并力促将英宗迎回。
然而,李时勉未能等到那一天,他在去世后未曾看到朱祁镇归来,且未亲眼见证大明的恢复。
李时勉,出生于朱元璋时期,历经了七位皇帝的更替,屡次入狱、屡次得罪皇帝,但始终凭借自己的刚直与忠诚,安享晚年。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“性刚鲠,慨然以天下为己任”的真实含义。你认为呢?
发布于: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网上配资平台开户_在线配资炒股平台_专业配资开户机构观点